放下一本沉甸甸的书,对书中的一字一句思绪万千、百般唏嘘。
东汉末年,政治腐败,群雄争起,造成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,其中,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。他们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一抹浓郁的色彩——
给我印象最深的,莫过于义绝的关羽。书中描绘的千里走单骑、华容义释曹操、过五关斩六将、水淹七军、败走麦城,分别形象表现了关羽忠、义、勇、谋、傲。其中,我最佩服的,是关羽的义气。昔日不管曹操给出多么诱惑的条件,关羽仍是坚定着寻找刘备的下落,不肯背叛;华容道上,因曹操当日对自己有恩,不论对自己是否有利,都是循着义气做事。
这种重义气的人,在如今的社会甚是少见。人们因为避免惹祸上身,甚至不愿意帮助水深火热之中的朋友,更何况想要做到关羽这般重情重义之举呢?但正是因为关羽这般情义,才铸成他在百姓间的名望,在军士间的敬佩,在君臣间的信任,所以,我也要做相关羽这样有情有义的人!
其次,我也喜爱充满传奇色彩的诸葛亮。初出茅庐、舌战群儒、草船借箭、赤壁之战、三气周瑜、六出祁山、空城计……这样一个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的人物,谁会不敬佩呢?初出茅庐的他;被要求造出十万支箭的他;身负兴复汉室如此重责的他;寡不敌众的他……俨然不惧,在危难之间能够冷静平复心态,是奠定了诸葛亮名垂千古的基础。
我在考场的时,总是显得心慌意乱、紧张兮兮,导致常发挥失意。自从在书中结识睿智冷静的诸葛亮后,我开始养成了处事不乱、遇事不惊的心态。
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莫教天下人负我”的曹操;“莫以善小而不为,莫以恶小而为之”的刘备;“身长八尺,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,声若巨雷,势如奔马”的张飞……
长吁一口气,抬头看着云卷云舒、变幻莫测的白云,默默地遐想着,那个两千多年前的华夏,那个马蹄声、嘶吼声、擂鼓声连绵不断的时代……
评论